老温州人应该都知道这么一家店,藏在一条名叫“打绳巷”的巷子里,开业至今40多年,就这样当了几十多年的网红,活跃在附近居民们早、午、晚的食单上,而这家店早就默默地开进了新城。打绳巷米面老店做得多是口耳相传的好口碑,直到06年打绳巷统一修葺门面,才正式挂起招牌,成为大家口中熟知的打绳米面老店。吃面之余还可四处转转,捕捉老城区的别样韵味。越简单越纯粹的食物,往往也越有力量。白色的宽面上加上些肉末、豆芽、蛋,热腾腾冒着气,看着就很满足。在70年代,老板挑着担子走街串巷地吆喝着卖着面食。之后一直藏在朔门街深处,名气已经非常大了。
米面,大米水磨成浆,在圆簸箕上倒上米浆荡匀成薄薄一层,蒸制成形,刀切成丝,厚薄均匀,切条工整,入汤易熟。若制得更薄更韧,则是广东人口中的河粉,也像粿条,到了武汉湖南等地,又被称为宽粉或扁粉。相比之下,温州米面偏厚,口感更扎实入味,汤头口味也是地方的。
店内至多十来个席位,找不到明示的餐牌,点单完全凭经验。米面扁面圆面可选,下成汤面或做成拌面,另加的浇头有?蛋散红烧大排。传统的要数清汤米面,面体洁白透亮,汤头清冽鲜美,肉末提香,咸菜增鲜,豆芽爽口。手切的好米面带着人情味,面条宽度更窄更易入味,色泽也更光亮。
34年经营经验得出的结论,一碗面该足四两恰当,坚持用小台秤称好下锅。如果一碗光面不够解馋,需要叫一块红烧大排。每块都被安排得带肥带筋,腌制入味裹粉炸到半熟,浸入老卤酱汤,再用高压锅压至软糯。做法是撇去浮油用汁水拌面,若等不及就直接点,大快朵颐吃肉。加了蛋散的米面看起来格外有精神,招人喜欢的暖色调让整碗面看起来更有食欲。桌子上任食客取用的榨菜也一定要试试,至于不定期供应的猪油渣,能赶上真算好运气。
住在打绳巷附近的常常会去老店里吃上一碗清汤米面,店里都是老主顾,一起分享同一张桌子,递个纸巾,拿个餐具,人情味浓浓的店铺里,热腾腾的米面成了主角。在新城的这家名叫“打绳巷米面老店”则有了些变化,同样是30年不变的味道,新店的店铺窗明几净,有质朴的古风,就是凭着这30年一碗的清汤米面,无论开在哪里都是顾客盈门。